商品别名 |
明清玉器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明代玉执壶款式特点
明代玉执壶是一侧有柄,一侧有流,中部壶体有一定容积的玉器,多用为酒壶,大的也可做茶具。考古发现的明代玉壶代表性作品有定陵出土的青玉金托“万寿执壶”,壶矮腰长颈,腰部浅阴线“寿”字,两侧各一字,后嵌桃盖纽。还有北京小西天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的白玉龙柄执壶。
明代玉器有磨平图案边缘的特点,采用浮雕和凸雕装饰的作品显著增多。在这类凸起的图案边缘处,锋利棱角多被磨平,从而形成光洁明亮的窄条状轮廓线,是以整体平面磨光处理方法磨掉雕琢后造成的锋利边棱。磨平棱角的方法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,增强花纹图案的浑厚感。
明代镂空玉器层次增多,花纹图案上下交错,玲珑剔透。此时采用钻孔穿透碾磨法,采用不规则线条的抛光处理,多是表面一层抛光细腻,而里面抛光粗糙,甚至不作抛光,显露碾琢留下的深陷痕迹。另外用圆管状工具碾玉留下的深陷圆痕,钻孔周边的圆痕都被磨平,不保留痕迹,巧妙利用钻孔的圆痕造成特殊的效果。
近几十年来,西安出土与征集了相当丰富的明代玉器,为研究明代社会、了解明代玉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。
明代的玉有和田玉、南阳玉、岫岩玉、蓝田玉,还有玛瑙、水晶等等,其中和田玉具代表性,数量也较丰富。品种有佩饰品、艺术晶、实用品、复古品及少量的礼器。造型和纹饰有人物、飞禽、走兽、昆虫、花卉、山水、楼阁等等,主要是民俗体裁,寓意吉祥。例如雕刻一大一小双龙为“苍龙教子”,三只羊为“三阳开泰”,鱼为“年年有余”等等。早在宋代,我国文物收藏之风就已萌发,金石之学兴起,仿古品随之大量涌现,史有“唐创新,宋摹古”之说。到了明代尚古风气仍在流行,集古玉与鉴赏古玉为时尚,盛行仿制古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