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别名 |
明清佛像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观音菩萨
也称观自在菩萨,观音菩萨是“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”的简称。又作南无观世音、师子无畏音、大慈柔软音、大梵清净音、大光普照音、 天人丈夫音、能施众生乐、济度生死岸等。因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,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,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,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——“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”,因此,名为“观世音菩萨”。
明清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。由于明代佛学兴盛,广建寺院,以朝廷布施及民间供奉的需要,使得金铜佛像迅速发展,并形成了永乐、宣德年间高造像水平的“永宣金铜佛像”。此时的造像面相丰满、造型优美、金水充足、艺术水平。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,是汉藏金铜佛像的也达到了一个高峰。这些佛像不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,也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,受到中外收藏界的深爱。
佛像雕塑制作工艺流程。我们知道,任何事物都有大小之分,佛像雕塑也是。大佛像雕塑相对于比小佛像雕塑来说要稍微复杂点,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修整拼合等。佛像雕塑从制作蜡型到鎏金成像,一般需要经过步骤,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佛像雕塑制作工艺流程:
工艺流程一:作蜡型 佛像制作至今沿用传统的“失蜡法”,即一次只能以蜡型浇铸一件。
工艺流程二:包裹泥衣 将蜡像底部预留出蜡液出口,然后层层裹以泥浆,阴干。另外,蜡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。
工艺流程三、浇铸 接下来就是浇铸了,以铜液浇铸,溶蜡自预留出口流出,蜡像的空间被溶铜充满,冷却后打碎泥壳,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,铜像基本成型。
工艺流程四、修整拼合 紧接着就是佛像的修整拼合,大佛像都是由几部分组装拼合而成的,小佛像一次完成。修整拼合时,需充填表面气孔,打磨毛刺。另外,细部五官和手脚、衣纹等都要敲凿镂刻,精细加工。
工艺流程五:鎏金 后一步就是鎏金了,先将碾成薄片,剪成金丝条状,与碎玻璃按比例配合在石碾中碾碎成粉末状,溶于,然后再用小玻璃棒一点点涂抹于铜像上。